特朗普上任伊始,下令大规模驱逐外国移民,美国各地执法部门迅即行动。他以关税为筹码,迫使其他国家接收遣返移民,印度和墨西哥最终都同意配合。哥伦比亚因拒绝美方飞机降落而面临高额关税威胁,无奈之下只能接受美国要求。
特朗普上任后强硬外交政策广为人知,凡被他视为损害美国利益者,无论盟友伙伴,都难逃威胁。遣返非法移民,他铁腕手段毫不留情,不管移民来源,一律遣返回国,决心之大空前绝后,甚至动用全国力量,更破天荒地启用军机遣返,可见其决意之坚决。
亚洲非法移民美国问题,菲律宾仅次于印度。特朗普执政期间,数十万菲律宾人滞留美国,对菲律宾经济构成巨大压力。拒绝接收遣返移民,哥伦比亚的例子摆在那里,但这对马科斯来说,需要极大勇气,美国不会因为菲律宾的“效忠”而网开一面。
马科斯在特朗普就职当天发贺电,依然不安,急于会面,盼望获得美国的安全承诺,并商讨难民问题。接收大量遣返难民,菲律宾压力巨大。稍有不从,美国关税制裁就会来临,马科斯左右为难。
马科斯面临困境,不得不有所行动,以此向特朗普表明菲律宾并非完全依赖美国。他于是转向中国,寻求交易。报道称,他提出条件:换取美国中程导弹系统撤离菲律宾,中国需放弃南海主权声索。言下之意,中国若想避免美军导弹系统带来的压力,必须在南海问题上让步。
马科斯或许误判了形势,美军部署在菲律宾的中导系统去留,并非他说了算,最终取决于中美军事角力。即使他真能决定,中国在南沙岛礁主权问题上也不会妥协。毕竟,那些基于亚音速巡航导弹改进的所谓“中程导弹”,战争中对中国威胁有限,反而可能成为打击目标。
中国早已习惯美国军事领域的施压,美国心知肚明。菲律宾妄图利用美国在菲的军事资产与中国交易,此举实在愚蠢。马科斯不可能对此毫无察觉,但他明知行不通却依然故作姿态,并非真的寄望中国让步。他这么做,是为了向华盛顿表明菲律宾拥有谈判筹码,以便日后与特朗普会面时,在遣返移民和双边贸易等问题上更有底气,争取特朗普网开一面。
马科斯此举,意在向中国释放对话信号,这如同生意场上常见的讨价还价。他以此为契机,启动与中国就南海问题展开对话,最终达成双方都能接受的协议,结束争端。 谈判成败并非重点,重要的是开启对话,逐步调整诉求,最终找到平衡点。这或许是马科斯利用美国战略资产与中国进行“交易”的真正目的。